明医科技 2022-11-15 1056
目前肺癌的治疗方式以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化学治疗以及最近广受瞩目的靶向治疗为主。其中手术治疗及放射治疗属于局部肿瘤的控制,而化学治疗与靶向治疗则属于全身性的治疗。手术对于局部肿瘤的治疗效果最好,缺点是必须承受稍高的手术及麻醉风险。放射治疗通常适用于不适合手术治疗的局部病灶。至于肺癌若有多处远程器官转移,则通常需利用化学治疗或靶向治疗加以控制。
1 肺癌主要的治疗方式
1.1 手术治疗
人体肺脏共有5片肺叶,分别为右侧3叶(右上叶、中叶及下叶)以及左侧两叶(左上叶及下叶)。肺癌传统的手术方式以肺叶切除术为主。例如肿瘤长在右下肺叶时,就将右下肺叶切除;但有时肿瘤太大或肿瘤位置太靠近主支气管,则可能要将一侧肺叶全部切除。
最近有许多人接受低剂量胸部CT肺癌筛检,发现许多小于2cm,甚至小于1cm的微小肺癌。这类小肺癌可以利用胸腔镜手术进行局部切除术(只将肿瘤及少部分周围肺组织切除),保留更多肺组织,术后恢复也更为迅速。
由于成年人肺组织切除后无法再生,因此不适合切除超过一侧的肺脏,同时手术前应仔细评估患者的肺功能,以免术后因肺功能不足而影响生活质量。肺功能检查的项目有很多,其中最常用来评估肺部手术可行性的为用力肺活量(Forcedvitalcapacity,FVC)及第一秒用力吐气量(Forcedexpiratoryvolumein1second,FEV1.0)。
若用力肺活量及第一秒用力呼气量都达到正常人的60%,则可以考虑接受标准的手术方式治疗。倘若患者肺功能太差、年龄太大,但肿瘤位置较边缘,病灶容易手术切除,也可以使用局部切除术(只将肿瘤及少部分周围肺组织切除)。
肺癌手术前若能仔细评估,通常危险性应小于2%。手术后会有短暂疼痛与不适,通常数周后就会慢慢改善。
1.2 化学治疗
化学治疗是利用抗癌药物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化学治疗大多以口服或静脉注射的方式给药。此时,药物随着血液散布全身,除了杀死癌细胞,也可能使正常的细胞受到伤害,因此产生恶心、呕吐、贫血、掉头发以及口腔溃烂等不良反应。所幸这些不良反应通常可以借由药物或其他治疗加以改善。
化学治疗可以使用单一药物,也可以合并使用数种药物。与使用单一药物相比,合并使用多种药物具有下列优点:
1 联合使用不同作用机理的药物,可以增加杀灭肿瘤细胞的机会。
2 避免单一药物剂量使用过高,引起明显不良反应。
3 长期使用单一药物容易引起癌细胞的抗药性,合并使用则比较不会引起癌细胞的抗药性。
化学治疗通常以短期方式进行,每个疗程持续3~4周,疗程次数依照肺癌种类及处方来决定,治疗通常需持续4~6个月。
1.3 放射治疗
放射治疗即所谓的放疗,是利用高能量的放射线杀死体内的癌细胞。放射治疗前,医生必须精确定位照射范围,并在皮肤上作出明显的标志,以免发生偏差,误伤周围正常的组织。放射治疗可以单独使用,但也可以搭配外科手术或化学治疗。
放射治疗因其目的不同,可分为根治性放射治疗和姑息性放射治疗。根治性放射治疗通常应用于病灶较小且没有远处转移的病变,照射的剂量较高,目的是要杀死所有的癌细胞。姑息性放射治疗通常只是为了减轻患者的症状(如疼痛、病理性骨折或脑部转移等),或延长患者的存活期,因此照射的剂量较少,疗程也较短。
放射治疗的不良反应包括咳嗽、呕吐、吞咽困难及呼吸困难等,这些不良反应通常可以借由适当的治疗予以改善。
1.4 靶向治疗
靶向治疗是指利用肺癌细胞内有某些在正常细胞内缺乏的特殊构造这一特性,利用专一性的药物来攻击这些构造,以杀死癌细胞,却不伤害正常细胞。某些非小细胞肺癌因为上皮生长因子受体(epithelialgrowthfactorreceptor,EGFR)基因突变,导致上皮生长因子受体表现过量,造成癌细胞快速生长及转移。靶向药物可以有效抑制上皮生长因子受体,因此可以治疗这些肺癌患者,却很少引起明显不良反应。
2 小细胞肺癌的治疗原则
小细胞肺癌非常容易发生远处转移,因此应该当成全身性疾病治疗。小细胞肺癌的治疗以化学治疗为主,通常使用单一化学治疗药物或合并使用多种药物都有效,大多数患者肿瘤会缩小。但肿瘤在控制一段时间后常会复发,因此大约只有30%的局限期患者及低于5%的广泛期患者存活期超过2年。对于局限期患者,胸部放射治疗可以加强肿瘤的控制并延长患者的生命。
目前由于传统化学治疗的处方对于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效果不理想,因此许多医生进行临床试验,利用新的药物及方法治疗患者。这些新药的安全性及效果通常在国外已通过检验,因此患者不妨积极参与,以获得更佳的存活机会。
3 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原则
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必须依据疾病的分期以及患者的身体状况(如年龄及肺功能等)来进行(表1)。
对于第I期及第II期肺癌的患者,若身体状况许可,手术切除肿瘤是最好的选择。至于术后是否要追加辅助性放射治疗或化学治疗,则视局部肿瘤是否切除干净及是否有淋巴结转移而定。 第III期肺癌,由于手术切除肿瘤有困难或无法手术切除肿瘤或有纵隔腔淋巴结侵犯,通常不建议直接手术治疗,最好先接受前导化学治疗或放射治疗,之后再评估手术的可行性。 至于第IV期肺癌,表示有远程器官转移,此时需视转移的部位及患者的身体状况评估治疗的方式,例如只有单一脑部转移时,则切除脑部病灶可以延长患者的存活期时间。若有多处转移时,假如患者体能状况良好,则可以使用化学治疗或口服靶向药物,以延长患者的存活时间。但倘若患者身体太过于虚弱,也可以采取保守疗法,以减轻患者的痛苦。最近有许多新的药物已经上市或正在进行临床试验,建议患者可与主治医生讨论,争取治疗机会! 至于手术、化学治疗或放射治疗后再度复发的病例,则必须重新评估复发的病灶是否局限于肺脏或已有远处器官的转移,治疗的方式则视复发的病情而定。 4 结语 肺癌的治疗必须针对其细胞形态、肺癌分期以及患者的身体状态加以规划,以求达到最佳治疗效果并减少并发症。由于篇幅的限制,在此只能简单介绍治疗的原则。至于详细治疗的计划,必须和医生仔细讨论。 由于医学、药物以及手术技术的持续进步,罹患肺癌千万不要悲观气馁,治疗过程或许辛苦,只要能勇敢接受治疗,大部分患者都能明显延长存活时间,甚至有机会完全治愈。 本文主编:陈晋兴
版权所有 © 2022 广州明医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fallowfab.com |